主办:山东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山东省文化厅 济南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文博会 > 成果展示

山东省文博会上,“莒元素”闪耀泉城

2018-10-12 10:58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作者:张建锋 郑丽娜 王哲

  毋忘在莒,承载三千年莒地文明;莒韵悠长,莒县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再现新辉煌。

  10月11日,第七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泉城济南拉开帷幕,在这里,传统与创意交融,现代与民间结合,文化与产业对接。

  在这场文化的饕餮盛宴中,莒县以“千年古县、毋忘在莒”为主题,精心装扮、巧妙布置,打出莒文化特色牌,全面展示莒县近年来打造“一强三名”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莒县新成果,“莒元素”闪耀在文博会的大舞台。

  产业集群 提升文产发展质效

  三千年的悠久历史,为莒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提起莒县,就不得不说说 “书画”。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山东省民间书画艺术之乡”,莒县书画氛围浓厚。近年来,莒县继续在氛围营造和市场拓展上下功夫、出实招,把繁荣书画产业作为打造“文化名城”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力推动书画产业发展。特别是“沂蒙画派”的创立,为中国画坛增添了一个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画派,提高了莒县书画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莒县拥有国家级书协、美协会员84人,省级书协、美协会员280人,专兼职书画从业者3000余人,从事书画产业的经营业户300余家。为加强行业协会建设,莒县还成立了民间文艺、书画装裱等17家协会,文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再创新高。

  重点打造的莒州文街,目前已入驻书画经营业户达150余家,累计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100余场,正发展成为一处集莒文化研究交流、传播创新于一体的文化宣传基地和日照市重要的特色传统文化市场。

  “这是专门出口日本的‘手账’本,封面上每条走线都是固定的针数,每个本子走线的接口都在封底下沿的倒数第五个针脚处。”日照海川文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卢世华向游客们介绍。

  从2006年注册成立,日照海川文具有公司用十年时间打造出了以硬抄本、书写本等为代表的文具品牌,如今,该公司发展已成为一家集印刷、包装、设计、纸品文具和皮面文具制造于一体的新兴文化企业,销售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六成以上产品畅销海外。

  “这次文博会是一个展示产品很好的平台,我们将利用好这次机会让更多人们知晓我们的产品,知晓我们的品牌。”日照海川文具有限公司销售主管崔伟东告诉记者,活动当天,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表达出合作意向。

  日照海川文具有限公司是莒县注重加快推动印刷业产业集群化、规模效益化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目前,莒县文化印刷产业经营单位已发展到58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9家、包装装潢企业31家,从业人员达3200余人。海川文具、三信印务、合昌纸制品等印刷企业更是冲出国门,产品远销德国、英国、香港、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加戏 添力文产发展动能

  莒县之美,美在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美在水韵悠长,绿意盎然。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将莒县的旅游风光、人文特色尽收眼底,脱离了以往宣传单页的枯燥方式,更容易让人们感受莒县的魅力。”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卢兆梅在展厅向省、市领导和在场游客介绍。一部以莒县旅游为背景宣传片在文博会莒县展厅滚动播放后,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

  冲洗茶具、焚香净气、赏茶、冲泡、奉茶……伴随古曲,身着禅服的茶艺师动作如行云流水,向观众展示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品茶风貌;一杯蜂蜜水,让来到莒县展区品尝的游客们心里甜蜜蜜,嗡嗡乐的蜂蜜产品成为当天销售“明星”……

  近年来,莒县加快落实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法,统筹整合现有资源,做好“文化+乡村振兴”、“文化+特色小镇”、“文化+现代农业”、“文化+山水林田湖草”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浮来青旅游度假区内,以“南茶北引”茶叶种植基地为主的茶文化旅游、茶叶采摘体验、茶叶加工参观等一体的“茶旅情缘小镇”,建成后可带动周边村庄就业1万人。嗡嗡乐田园综合体以“养生乐园、恬园小镇”为规划定位,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蜂文化园区,预计每年可接待游客4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围绕“旅游富市”战略和建设“文化名城”、“旅游名城”目标,莒县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全县“四大战略”之一,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加速推进以“三山两河一城一区”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打好天下银杏第一树、莒国古城、毋忘在莒“三张名片”,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聚力打造鲁东南地区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胜地。今年以来,共计接待游客368.38万人次,同比增长37.1%,旅游消费总额23.98亿元,同比增长24.25%。

  “莒县展区内设置了书画产业、文化旅游、印刷产业和传统文化四个板块,采取实物展示、图文介绍、影片播放和现场展演等形式,集中宣传展示莒文化、旅游文化、非遗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的最高水准和文化产业项目。”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卫红介绍说。

  挖掘特色 传承非遗文化瑰宝

  “铛铛铛....走一走,看一看,修理瓦罐瓷器喽!”随着一声声洪亮悠扬的吆喝声,唐氏锔瓷的传承人唐立国挑着一副扁担,敲着小铜锣“进了场”,随着扁担的摇晃,铜锣发出悦耳的“铛铛”声。过去走街串巷的“锔瓷匠” “毂辘子”,出现在文博会的现场,很快就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围观。唐氏锔瓷凭借祖辈留下的“金刚钻”,广揽“瓷器活”,在国内古玩界颇有名气,客户遍及北京、上海、浙江等地。

  “快看快看,这不是过年贴的过门笺么”“小小的过门笺原来是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这个过门笺很有特色呀”……刚刚看被锔瓷所吸引的游客,转眼又对莒县的的过门笺产生了好奇。30多件刀具、1个木质锤头、1个过门笺模板、一摞彩纸、一张木板,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传承人于红的“法宝”,左手拿纸,右手持剪,在她的精心雕刻下,莒县的民间故事在纸上活灵活现。

  “过门笺是莒县剪纸艺术的代表作,这次来展演主要是希望大家看到这门手艺,将它更好地传承下去。”于红的手艺师承父亲于永胜,她在继承传统技艺精髓的同时,大胆创新,把莒县的系列民间传说和故事、景点设计成剪纸作品。

  莒县积极挖掘特色,传承发扬非遗文化,在引导非遗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更深挖其中的商业价值,让文化成为新的“致富源”。莒县妈妈制造手工艺品合作社现有绣工47名,产品传承了千层底手工布鞋、手工刺绣和剪纸等非遗文化,每年协助妇女们收入几十万元。

  孟晏德舜古陶在传承人蔡世连的带领下,在土陶日用品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红陶、彩陶、壶系列、牛角号、陶笛及泥塑等艺术品,其材料无化学成分、无污染,名声远播,订单遍布世界各地。扶持解决周边村庄剩余劳动力50余名,让村民不出家门就能脱贫致富。

  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目前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3项、省级6项、市级68项、县级100余项;各级各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0余名。近年来,莒县通过充分挖掘传统工艺资源,重点扶持了剪纸(过门笺)、手绘、莒酒等项目的开发利用,将传统文化资源变为有商业价值的文化产业。(张建锋 郑丽娜 王哲)

联系
我们

招商专线:0531-55761581

室外招展电话:0531-55761581  13708931133  孙老师

室内招展电话:0531-81758623  15905316843  宋老师

传真:0531-55761585  邮箱:sdwbhjn@163.com

地址:济南历下区奥体中心三楼3081室,邮编250099

  • 微博二维码
  • 微信二维码
  • 文博客户端
立即打开 山东文博会客户端 转型升级 融合发展 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