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文化产业的突围之道
2023-01-09 16:52
2023 01/09 16:52
来源 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范明昱 济南报道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往往危机发生时,通常是我们思考的最佳契机。

  近几年,疫情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发展机遇,也是转型升级的挑战。对文化产业而言,既要立足当前,应对当前经营困境;也要着眼长远,向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转变。

  危机中育新机,济南的文化产业发展应当如何升级突围?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济南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从2020年初的360多家增加到479家;营收689.2亿元,同比增长13.14%。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疫情为济南文化产业转型打开了新的窗口,也为济南探索新业态、促进新消费、培育新动能,助力文化产业持久健康发展扩宽了一条新的路径。

  再造“生命力”:亚文化聚集创意园

  济南华龙路579号,汇集各类年轻亚文化的“579 百工集”,如今通过旧货市场改造,已然成为济南最大的潮流文化聚集地。

  什么是亚文化?学术一点来讲,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

  亚文化就是注入“579百工集”的灵魂。不提倡过度标新立异,只希望在小众圈子里,为喜欢它的人们提供一种踏实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例如阿波罗美术馆,“涂鸦之父”凯斯·哈林的一场潮流艺术展在这里开幕,瞬间带你穿越回1983年的纽约街头。再例如匠杺社,一家达到国内一流水准的专业综合木工手作体验平台,让木头也可以注入更多人心的温暖与味道。

  据悉,“579 百工集”内分为多个主题,涵盖了空间设计、手工木作、健身、剑道、舞蹈、音乐、运动餐厅等多种亚文化形式。动漫、手办、街头、机车、电竞、古风国潮、摇滚朋克……在这里,不管是普罗大众的流行文化,亦或宣扬个性的小众领域,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元素,找到为之热爱的东西。

  透过这扇兴起的亚文化窗口,“579百工集”让大家看到了济南文化产业日新月异的惊喜之变。

  等待“新转身”:优化创新才能迎来蝶变

  栩栩如生的仿铜浮雕、上游号蒸汽机车、拥有“奇珍异宝”的文创商店……如今不用亲临现场,游客们利用网络就能打开胶济铁路博物馆这本可以穿越时空的立体书卷,深度感受老物件带来的独特魅力。

  三年多的疫情,让不少文化产业从业者对过往的经典文化重新研究探讨,才能理清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帮助自身从容应对挑战。

  一方面,数字技术为文化领域带来了新鲜血液和能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仅以科技为主要载体,更具有强烈的参与性、沉浸感的丰富文化体验。

  另一方面,文旅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包括文旅融合、文旅科技融合,更是包括了线上线下的融合。

  在前期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510122号“关于大力培育本土文旅企业成长的建议”提案的答复中,提到文旅融合以来,济南连续举办了三届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投入文旅消费资金近8000万元,带动文旅消费5亿多元,间接支持了文旅企业发展。

  不止于此,为了缓解疫情对文旅企业的影响,济南还研究制定了支持旅游产业、电竞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适度扩大政策辐射面,最大限度覆盖更多成长性好的文旅企业。同时依据相关政策,对从文化金融机构贷款的中小文化企业,给予一定的贴息补助,减轻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压力。督导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可以见得,这是大考,也是机遇。如今疫情下的济南文化产业正蓄势待发,争取新一轮的华丽转身。

责任编辑:范明昱
热点推荐
+ 更多推荐
  • 主办单位: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 中国旅游协会
  • 承办单位: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 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
  • 官网承建: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 备案证号: 鲁ICP备06006718号-1
  • 版权所有: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