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丨痴迷手工琵琶制作25年,看民间艺人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2022-05-21 08:07
2022 05/21 08:07
来源 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志鹏 迟晨 汪晴 实习记者 张飞飞 聊城报道

  说起历史上《阳春白雪》《十面埋伏》《高山流水》等著名的琵琶曲,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其细腻入耳的音色以及张力极大的音阶,成为古代中国乐曲演奏的重头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更是将琵琶这件拨弦乐器捧上神坛,千百年来,无不让人心驰神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一把外观既典雅,音响又较好的琵琶,是练习琵琶演奏或上舞台演出者们的追求和希望。在山东聊城东阿县高集镇就有一位叫赵衍福的“琵琶”制作艺人,25年来一直痴迷做琴,说他“隐于山林”并不为过,因为用他的话说“村里有些年轻人都不知道我还会做琵琶”。

  1997年赵衍福为了生计,前往北京打工,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位琵琶制作手工艺师傅。那时,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制作琵琶,从最基本的锯木头、刨木头等木工技艺做起,从一名小学徒慢慢成长为一位民间艺人,他不畏艰苦,一点一滴积累,凭借着一腔热情,这一学就是13年。

  “那时候咱才20岁出头,刚接触时什么也不懂,调音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工序更是一窍不通。”回忆起年轻时在北京生活的日子,赵衍福脸上露出微笑,他坦言,当看到一把完整的琵琶制作完成后,心里颇有自豪感。

  2010年年初,赵衍福带着这门手艺回到家乡、走进田地,既做艺人、又当农民。如今,他制作的琵琶受到了众多专业人士的喜爱,每年有近60把作品销往厦门、广州、宁波等地。

  在赵衍福搭建的四十多平米的工作室内,记者注意到,各式各样制作琵琶的工具一应俱全,并且大多数都是由赵衍福手工打造。“做琵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于求成,制作的过程也是锤炼身心性格的过程,往往5年才能出一把好作品。”赵衍福说,从选材、毛坯制作、自然风干、背板精细制作再到精细打磨、调音、抛光、烫蜡,作为古老的民族乐器,琵琶制作要经历大大小小100多道工序,一步一做,精雕细琢。

  做琵琶选材尤为重要。“木质越硬,音质越好”,赵衍福说,为了保证品质,他会选取密度大一点的木材、老桐木和南方老竹为原材料。琵琶背板的材质对音色会有影响,背板大部分选取的是红花梨、红酸枝、紫檀木。

  组装时,需要把背板和桐木板黏合在一起,再把备好的琴头、面板、琴轴、山口、6相、24品、抚手、凤凰台、琴弦、头花等部件依次黏合在背板的各个位置,之后再用粗细不等的砂纸手工打磨,用蜂蜡抛光后即打造出成品琵琶。

  如今,经过多年的摸索,赵衍福不断地改良创新着琵琶制作工艺。“琵琶制作是一门老手艺,接下来要做大做强做精品,把这门技艺好好传承下去,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赵衍福说。

责任编辑:18663502319
热点推荐
  • 第三届博览会主题语和宣传语征集活动

    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拟定于2022年9月中旬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为提升展会品质,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推介中国文旅博览会品牌,扩大展会影响力,中国文旅博览会执行专班办公室现面向全社会征集本届博览会主题[详细]

    06-06 11:37大众网
  • 泉城夜宴明湖秀6月14日回归

    6月12日,济南文旅集团旅游开发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泉游济南”发布消息称,泉城夜宴明湖秀回归,2022年首演定于6月14日。[详细]

    06-13 10:30泉游济南
  • “网红”城市!幸福威海频频被“点赞”

    4个月、30条视频、500万阅读量……博主“雨哗妈妈”想不到,记录一家人迁居威海的短视频竟然这么“火”。最多的一天,能收到数千名网友的点赞和评论。[详细]

    06-14 16:03威海日报
  • 山东手造丨看民间艺人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说起历史上《阳春白雪》《十面埋伏》《高山流水》等著名的琵琶曲,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其细腻入耳的音色以及张力极大的音阶,成为古代中国乐曲演奏的重头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详细]

    06-22 11:17大众网
+ 更多推荐
  • 主办单位: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 中国旅游协会
  • 承办单位: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 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
  • 官网承建: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 备案证号: 鲁ICP备06006718号-1
  • 版权所有: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