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非遗”助力文旅融合
2019-09-10 14:20
2019 09/10 14:20
来源 山东文博会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北临渤海,东依黄河,版图面积1665.6平方公里,辖4镇2乡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0万。春秋战国时期,就以“渠展之盐”著称。隋代建镇,金代置县,明清时期已是名闻齐鲁的水陆码头和商贸重镇。铁门关、凤凰城、东津渡等文化标志,成为黄河口人共同的记忆。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多项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前列。成功创建为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

  济水明珠——铁门关

  始建于金初,以明清时期最为繁荣,是我国唯一建在黄河上的海关、盐关、税关,是当时驰名中外的水旱码头、盐运要地,其内控黄河,外锁海运要津,古有“铁门锁浪”之盛誉,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利津县依托这一资源优势,致力于文化旅游开发,纳入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建设铁门关历史文化展馆,开展铁门关遗址勘探工作。目前第一阶段顺利完工,发现遗址明清砖基类建筑 21处,垫土类房基1处。

  据统计,该县共有非遗项目10类203个,并且所有项目传承有序,具有很高的可利用价值和很大的转化空间。2018年3月,该县启动了“‘非遗’助力文旅融合‘金种子’工程”,被评为全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省级2项、市级9项、县级14项。

  文化遗产——虎斗牛

  利津县大北街村所创的一种民间舞蹈,已流传170多年,在黄河口地区名气颇大,现已载入《中国民间舞蹈·山东卷》,并入选山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省内没有与其名称、表演套路、伴奏方式相同的节目。

  截至目前,利津县共传承发展虎斗牛、威风锣鼓、舞龙、舞狮、竹马灯、瓶子灯等多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每逢节庆群众都自发组织表演,全县发展具备一定规模的庄户剧团30个。

  山东名吃——利津水煎包

  因制作工艺中有“水煮油煎”这一工序,加之工艺成熟于利津,故名为利津水煎包。约在光绪年间,煎包这一小吃传入利津。1919年,刘凤岗掌作“茂盛馆”,对传统煎包工艺进行改良,其工艺流程主要由选料、制(喂)馅、“看锅”(烹煮油煎)等十几道工序组成。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口酒店、饭馆多以利津水煎包为主打面食,而专营水煎包的饭馆则无处不在,常冠以利津正宗为荣。利津水煎包曾获“美食山东——十大特色家常菜大赛金奖,被评为“山东名吃”,利津水煎包制作技艺入选山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利津水煎包、黄河故道鲜鱼汤、盐窝羊肉等特色美食,已经成为黄河口地区的美食名片。

  新建设施——文化艺术中心

  占地66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1.65亿元,主要建设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影剧院、公共展厅等五个功能区,旨在打造“艺术培训、文化传播、产业培育、全民阅读、文艺展演”五大平台。其中,文化馆为三层设计,主要开展舞蹈、声乐、书法、美术、戏曲等文化艺术培训,同时,在传统文化展厅集中展现以黄河文化、盐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等为特色的利津地域文化,充分挖掘利津河海文化旅游资源;图书馆为四层设计,具备综合借阅、数字体验、尼山书院等功能,利用丰富的馆藏和优越的阅读条件,优化服务,创新形式,培养市民阅读习惯,打造“书香利津”。

  利津县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进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全县累计建成乡村剧场90个、农家书屋101家、历史文化展馆(室)30处、黄河口悦读书社18家,城乡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健全。

  文艺繁荣昌盛。以文联为纽带,以文艺协会组织为骨干,依托《凤鸣》《东津文艺》等期刊,发展系统外文化人才600余人。与山东艺术学院合作建立艺术实践、创作基地。北宋镇佟家村被命名为东营市文学艺术创作基地。近年来,书法、美术、摄影23人作品102次入选国展,戏剧、图书、歌曲、微电影等作品多次获得省市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著名词作家崔保民至今已创作歌词近200首,发行100多首,作品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等综艺节目播出。今年荣获《音乐先锋榜》2018年度“最佳作词”奖,与黎明等众多一线明星同台获奖,作品《心理医生》被评为2018年度“最受欢迎二十大金曲”。

  品牌节会——东津文化季

  首届“东津文化季”于2018年8-10月份举行,共组织开展东津文化旅游周、乡村文化旅游节、大型摄影展、广场舞电视大赛、文化产业创意创业大赛等多个系列数十项配套活动。其中,东津文化旅游周,由20余个分项活动组成。邀请央视豪华明星团队开展文艺演出,组织黄河口首届网红音乐汇演,举行庄户剧团大赛、利津水煎包大赛,开展传统文化、戏曲、太极、杂技、儿童剧等系列展演活动,每晚还将组织音乐啤酒节、帐篷节、篝火晚会等互动活动。

  活动现场策划布置100余项特色项目,如山东名吃利津水煎包制作培训、手工纺车织布、黄河口泥塑、软陶制作、各类手工编织等,还有60多个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特色农产品现场销售,并邀请各地最正宗的特色美食经销商现场制作销售。

  近年来,利津县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后荣获全省“四德工程”建设先进县、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全省移风易俗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并紧紧围绕“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以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侧翼为目标,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各领域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以广告传媒、出版印刷业、图书音像业、演出文化娱乐业、文化艺术品生产销售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目前初步认定全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38家。扎实推进“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金河滩田园综合体、佟家古村落民宿建设、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元泰·印象项目、汀罗镇乡村旅游集群片区、黄河景观廊道项目、七龙河农业嘉年华项目、汀罗镇省级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等文旅融合项目顺利实施。

  黄河流经利津74公里,沿黄优质农用地17万亩,沿黄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如今,利津县正借助《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政策东风,制定“文旅一体,融合发展”的思路,突出“文化+旅游”的融合,打造起乡村旅游示范村和慢生活休闲点,全面奏响乡村文化振兴新乐章!

责任编辑:尹延杰
热点推荐
  • 文旅博览会首场参展商座谈会举行

    [详细]

    03-17 20:25大众网
  • 山东省会大剧院等已恢复100%上座率

    继文旅部市场管理司15日发布通知,对低风险地区的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比例不再做统一限制后,3月16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详细]

    03-17 17:33新时报
  • 山东绘就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齐鲁画卷

    “十四五”时期,山东将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黄河河道、岸线和滩区生态建设,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加快绘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齐鲁画卷。[详细]

    03-17 17:33齐鲁网
  • 高新产品集中亮相第16届山东装备博览会

    3月17日-19日,第16届中国(山东)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简称:装备博览会)在济南开幕。本届博览会以“绿色工业与智能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奥图科技、松下、奥托尼克斯等486家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参展。[详细]

    03-18 11:05央广网
+ 更多推荐
  • 主办单位: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 中国旅游协会
  • 承办单位: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 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
  • 官网承建: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 备案证号: 鲁ICP备06006718号-1
  • 版权所有: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