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商量着办(56)古城新变,让千年泉城“焕新”又“焕彩”
2025-08-01 14:24
2025 08/01 14:24
来源 大众网

  编者按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为建设“为民政协、务实政协、开放政协”,济南市政协探索创建“商量”平台,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延伸。“商量”将选择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题目,邀请政协委员、各界群众、有关部门定期开展。

  即日起,大众网济南频道联合济南市政协,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咱们“商量”着办》,根据“商量”平台组织的活动内容,助推济南市政协更广泛、更充分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进共识,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汇聚强大合力。

  大众网记者 谢玮 济南报道

  济南古城,氤氲着“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诗意,铺陈开“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画卷,关于古城的保护与提升任务艰巨、意义深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古城保护提升作为重点任务,持续深入开展多次专题协商,多项提案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在古城保护提升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今年6月以来,济南市政协再次以“古城新变”为主题,走进古城,深入商量,为赓续济南千年历史文脉、赋能古城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重塑城市基因

  近日,商量调研组深入古城,实地走访起凤桥、王府池子、曲水亭街等地,感受古城繁华新图景。期间,调研组结合自身专业和实践经验,围坐一起深入探讨、互动交流,为古城“焕新”出谋划策,同时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凝聚共识,共绘古城发展新篇章。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文化学者魏新以“三个难尽”概括古城的变化。第一个“一言难尽”是历史文化信息之丰富,第二个“一眼难尽”是建筑之珍贵、泉水之深藏,第三“一宴难尽”是鲁菜、小吃之多样。

  “当我走在济南古城街巷的时候,曾经不平整的石板路现在都已经不存在了。原来雨后踩石板溅水的问题也已经成为了历史,如今每一块石板都铺设得严丝合缝。”历下区政协委员、历下区商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莉提到,古城新变既保留了古朴韵味,又保障了居民和游客出行的安全与舒适度。

  古城新变,不仅是空间形态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对文化基因的激活和城市基因的重塑。山东省旅游设计院院长孙晓静认为,古城内院落风貌修缮成效显著,借助“引泉、通渠、活巷、增绿”等技术手段,串联起曲水亭街、百花洲这些景点,真正形成“泉水会客厅”的独特体验。

  立足本土文化

  打造全龄友好古城业态

  古城的城市更新之路,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在空间重构中实现功能升级,在文化延续中赋予时代活力。

  6月19日,调研组走进修缮后的高升店,院落深邃,青砖灰瓦的建筑里,是现代的咖啡餐厅。这里通过引入上海知名咖啡品牌一尺花园,对传统院落进行时尚化打造,为历史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

  济南城市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霍仁禄表示,古城更新始终坚持产业策划和商业运营前置的原则,立足济南本土,围绕济南的泉水要素这个灵魂去定位泉商、泉学、泉游、泉创四大主题。在2024年开街时导入了15个品牌,目前已有14家正式运营,首店率在95%以上。今年,将重点打造后宰门片区和起凤桥、王府池子两个片区,把后宰门打造成以夜娱为核心特点的夜经济一条街。

  调研组随后实地考察了PAGEONE书店、勇气馒头、月下观棠等特色商业项目,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了解了古城在多元消费场景构建中所展现的创新发展活力。

  “在业态的打造上,应重视和在地文化的融合。”济南市政协委员、群众文化研究馆员张晓国认为,要大力引进、培育本土的产品、本土的业态、本土的文化。唐代的笔筒饮,北魏的曲水流觞,济南从不缺少时尚基因。新时代下,想要做好老城业态,并非一定要迎合当下热点,挖掘好历史基因挖掘、融入当代审美,可能会更加有生命力。

  针对古城业态的发展,历下区政协委员,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周荃提出了两个方向,一是向“青春”,强化“逛吃”体验,当前开窗透绿、留白设计及新业态已提升可逛性,餐饮品质待进一步升级;二是向“岁月”,建议将56个招商院落串联起来,把整个古城博物馆化,让中老年群体也能找到属于他们的“人间烟火”。

  讲好古城“新”“旧”故事

  让古城发展的动能可持续

  对于古城未来的建设,既要让生活于此的人更幸福,也要让古城发展的动能可持续。

  魏新认为,古城提升可分为“三个大题”。第一是保护,必须是100分。“少1分对历史来说就永远少1分,这1分可能就加不回来了”。第二是传承,让100年之后的人也能感受到留给他们的文化遗产。第三是共享,济南古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对此,魏新认为济南要讲好古城之前的故事,也要讲好古城新变的故事。

  “可通过类似于探秘式、互动式等多场景的沉浸体验,打造‘可感可知’的具有在地文化的古城叙事。”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宙飞建议,可以开展“古城智慧导览”app或小程序开发,实现掌上导航、一键定位。此外,还可利用驻济高校资源开展展览活动、大型艺术、各种品类的活动,组织大学生现场授课,让高校资源成为古城更新的“活水源泉”。

  在码上商量平台上,不少网友就本次商量的主题发表意见,如开设传统手工艺品店,销售如济南黑陶、鲁绣、剪纸等手工艺品;打造泉水特色餐饮店,推出泉水宴、碧筒饮等特色美食;构建“物理空间保护+数字场景重生+文化经济循环”的古城新生模式等。

  作为济南城市文脉的根基与灵魂,古城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未来,济南市政协将通过持续深入的商量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古城的保护、更新与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责任编辑:李颖男
热点推荐
+ 更多推荐
  • 主办单位: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 中国旅游协会
  • 承办单位: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 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
  • 官网承建: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 备案证号: 鲁ICP备06006718号-1
  • 版权所有: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