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108段齐长城有了“红黄蓝”身份
2022-04-12 16:25
2022 04/12 16:25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韩小梅 通讯员 王小曼

  济南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35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大辛庄遗址、焦家遗址等8个考古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济南泉·城文化景观”遗产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城子崖遗址入选国家“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大辛庄遗址、双乳山汉墓等14项考古发现入选山东省“百年百项考古发现”,黄河文化博物馆、齐长城(锦阳关段)保护开发列入全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项目。

  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2021年,济南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方案》,编制实施《济南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济南市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推进20余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和3个黄河非遗展馆项目,齐长城(锦阳关段)保护开发入选全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项目。同时,培育设立3家博物馆,推出文物精品展览97个,“一刀圆尺”荣获全国百佳文化创意产品。2021年,济南摸清了区域范围内齐长城108段当前保存现状和管理使用情况,严格按照安全风险等级,划分为红段14段、黄段21段、绿段73段,严管“红段”,紧盯“黄段”,不放松“绿段”。

济南考古现场

  济南严格落实“先考古后供地”前置举措,完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2021年实施考古调查项目466项,面积约5529万平方米;考古勘探112项,面积约1638万平方米;实施原址保护的项目有6项;完成考古发掘13项,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共清理各个时期的墓葬472座,出土文物780余件(套),确保了济南东绕城高速拓宽、济南医学中心等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

  在革命文物保护方面,济南建立市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实现对各地、各部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有效整合,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2021年,济南公布首批87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先后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开展了20余处重点革命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完成山东工委旧址等革命文物保护工程,并打造了14处“小而精”纪念馆。济南市博物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馆藏革命文物展》,入选全省十大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

  在非遗保护方面,2021年,济南出台建设“曲山艺海”大码头实施意见,设立2个国家级非遗曲艺书场试点,非遗传承人与18所学校结对教学,百花洲、宏济堂被评为省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新入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36项。泉水文化生态保护区被评为省级文化生态实验区,2个街道、村被评为省级文化生态名镇(村)。济南还积极开展传统医药类非遗普查行动,创新建立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师资库,支持建设黄河乡村记忆馆、黄河大搬迁纪念馆等13个黄河非遗展馆,打造“一展馆一特色”的黄河非遗展示体系。

责任编辑:胡中喆
热点推荐
  • “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济南活动年”系列活动将于4月下旬举办开幕式

    记者从4月7日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济南市将高规格、高质量举办“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济南活动年”系列活动。[详细]

    04-12 19:51大众网
  • 150多道工序“齐国笔乡”共续笔尖上的匠心传承

    山东东营广饶大王镇大张淡村一带,素有“齐国笔乡”之美称,在这片鲁中平原的普通村落里,中华齐笔文化从这里诞生,正是这片沃土丰壤孕育了华夏文化宝库中的奇葩——齐笔,书写了“齐笔之乡”大半个天空,承载着2000[详细]

    04-14 16:15大众网
  • 山东女孩在美国画古风漫画走红

    当中国传统汉服遇上异国景色,当古风漫画融入生活日常,当身边好友变身漫画人物……近日,一名远在美国的山东济南姑娘辛女士,因将自己和朋友们身穿汉服的生活片段画成了古风漫画而走红网络。[详细]

    04-15 15:24大众网
  • 老手艺如何撬动发展新动力

    “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是在全省优选一定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进行创意挖掘制作,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适应现代生活与消费需求的文化精品,共用“山东手造”的品牌培育发展。“山东手造”推进工程以产品化[详细]

    04-19 16:59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 更多推荐
  • 主办单位: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 中国旅游协会
  • 承办单位: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 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
  • 官网承建: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 备案证号: 鲁ICP备06006718号-1
  • 版权所有: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