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共文化服务: 明白孩子“小心思”,扩大服务“朋友圈”
2021-08-26 10:26
2021 08/26 10:26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菏泽市一处美术专题展馆,几位中学生在拍照。

  围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线,2021年的暑假,山东省济南市、潍坊市、滨州市等地打破思维定式,推动更多文艺资源加入到服务“朋友圈”。特别是聚焦青少年的教育审美需求,齐鲁大地推动传统文化服务出新意的同时,联合院团等机构,推出艺术精品体验课,极大调动了孩子及家长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

  戏剧原来如此

  《江姐》《沙家浜》……7月1日晚,济南梨园大戏院,山东省京剧院策划排演的红色经典京剧演唱会亮相。观众席第一排,安佳瑶跟妈妈坐在一起,看得聚精会神。

  12岁的安佳瑶,过了暑假就该读初中。平时最喜欢的事,就是和小伙伴一起打打闹闹。“今天在现场看了京剧演出,感觉听不大懂台上的人在唱什么,但是曲子特别好听,那个鼓敲得很有节奏。”安佳瑶说,以前从没来过剧场,感觉唱戏是很神秘的事,现在知道了,戏曲原来如此。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融合发展。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阵地的传统服务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正在下降,需要借助新的技术、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济南市解放路25号的沿街门头房,让周边群众特别期待。所属单位山东省吕剧院已经列出计划并开始实施:全部腾空,建设吕剧公益空间。

  “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演出,而是多维度的戏曲体验空间。”山东省吕剧院院长孙香兰说,利用演出的机会,院内这两年多次组织观众调研,发现大家反映最强烈的,还是“如何更进一步接近吕剧”的问题。

  投石问路。今年暑期,山东省吕剧院特别安排了多场少年儿童走进吕剧排练厅活动。来自济南部分中小学的孩子,在家长带领下走进山东省吕剧院排练场地,近距离看吕剧名家表演,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的宝贝剧场,进入暑期后,每场演出观众席都会迎来大批“熟面孔”。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相关负责人任晓坪介绍,院内编演的儿童剧,围绕家长和社会最关注的题材,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呈现,在业内积累了很多粉丝。有的孩子,从三四岁的暑期开始看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出,现在已上高中。

  非遗十分好玩

  7月下旬,受疫情影响,公共文化场馆的部分线下服务被取消。

  为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的暑假,山东省文化馆及时策划,利用“礼乐云”数字文化馆平台,面向全省推出“天空有朵非遗云”系列活动。王青阳和女儿陈梦冉,就是受益者。

  “不需要下载客户端,用平板电脑打开山东省文化馆网站,直接就能学。有不懂的地方,教学课程还能回放。”王青阳说,疫情防控态势紧张的时候,很多景区、商场都不敢去。闲在家中,无意中看到朋友圈有人说线上非遗课堂很好玩,就试了试。没承想,第一堂课的剪纸内容看完,女儿就喜欢上了,嚷嚷着买了一套手工制作包。

  滨州市文化馆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早早推出非遗大课堂线下活动。后因疫情影响,改为线上进行。

  滨州市文化馆馆长李晓静说,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需要提质增效,必须要坚持需求导向。暑假和寒假,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特殊节点。这几个月,放假在家的孩子,面临去哪里、干什么的问题。文化馆等公共文化阵地,理应有所作为。

  7月至8月,济南市文化馆将服务重点转移到乡村和社区。

  馆内组织若干支文化志愿服务小分队,分头走进济南南部山区的部分村庄,手把手教孩子们体验非遗。有的课程,原本是一上午时间,结果孩子们缠着不让志愿者走,就改成了一整天。面塑、吕剧、山东快书……孩子们跟着辅导老师一边做,一边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美术别有韵味

  8月24日,山东美术馆2楼展厅,一年一度的山东高校美院优秀作品展正在展出。临近开学的山东省实验中学学生张艺,专门到这“放松一下”。

  “有些作品看不懂,但大部分油画都比较喜欢,很写实。”张艺说,学校老师经常告诉他们,要多到美术馆、博物馆看一下。艺术欣赏的过程,不是获得多少知识,而是感受一种氛围,提高审美水平。

  今年暑期,山东公共文化服务战线聚焦美育培养,延伸服务范围,将美术、书法等展览活动引入场馆,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样的休闲选择。

  潍坊市图书馆推出手工艺体验活动,孩子们制作的泥塑等红色主题作品,被精心策划成一场展览,成为当地传承红色基因的亮丽风景线。

  潍坊市图书馆馆长郑晓光表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阵地是美育实施的重要依托力量,应当尽最大可能发挥文化场馆美育功能,创造条件使中小学校学生能够欣赏到优秀的音乐、美术、戏曲等展演,拓宽美育渠道,深挖美育资源。

  山东省文化馆美术摄影部主任王竞艺认为,利用寒暑假,让孩子们接受美育知识,很有必要。当下,很多学校的青少年课业负担重,缺少系统接触美术等文化艺术的平台。公共文化阵地可以整合资源,发挥自身既有优势,特别是门类齐全、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组织系列课程、活动,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同时还有所收获。

责任编辑:陈新
热点推荐
  • 翰墨缥缃中遇见齐鲁书缘

    古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录者与传承者。最晚在东汉时期,农历七月七日曝书晒衣的民间习俗已深入千家万户,唐宋之后则发展为晒书会活动,既是古人保护书籍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也是文人雅集的一[详细]

    08-27 11:09山东商报
  • 农旅融合 “融”出乡村振兴美景

    初秋时节,广饶县广饶街道东毛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眼下,正值葡萄、蟠桃等水果成熟季,不少市民选择来到这里,在瓜果采摘中体验休闲生活的惬意。[详细]

    08-27 11:09大众日报
  • 民俗乐器旅游方兴未艾

    “我们这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做二胡,全镇的二胡产量占到了国内市场的一半以上。”乐泉乐器厂负责人高振保今年已经72岁,是乐泉村二胡产业的执牛耳者,也是临沂市二胡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座两百多平方米的[详细]

    08-27 11:09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 “盲盒+文物”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

    去年12月,有网友图文直播“考古盲盒”开盒全过程,掀起考古盲盒热潮。此后,多家博物馆相继推出了考古盲盒系列文创。日前,“盲盒+文物”系列文创又上新品。河南博物院推出了“散落的宝物”“文物修复大师”系列修[详细]

    08-27 11:09山东商报
+ 更多推荐
  • 主办单位: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 中国旅游协会
  • 承办单位: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 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
  • 官网承建: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 备案证号: 鲁ICP备06006718号-1
  • 版权所有: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