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手绣卞成飞:“穿针引线”走出国门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蒋松群 黄孟娜 阚秋晨 寇晓晨 临沂报道 

  沂蒙手绣作为民间艺术瑰宝,植于深厚的沂蒙文化土壤,广泛流传于沂蒙大地,具有浓郁的沂蒙地方特色,而费县手绣更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土生土长的沂蒙手绣,在卞成飞的“穿针引线”下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的宠儿。

  走进沂蒙大姐灵活就业基地,一股淡淡的中草药味道刺激着人的鼻腔,一件件造型别致、色彩鲜明的沂蒙香荷包、虎头帽、虎头鞋、五毒兜兜、鞋垫等手绣作品琳琅满目,这些作品皆离不开卞成飞之手。

  卞成飞,费县手绣第五代传承人,出生于沂蒙手绣世家,自幼热爱民间艺术,在奶奶的熏陶下逐渐对手绣的穿针走线着了迷。为传承技艺,卞成飞挨家挨户寻找会费县手绣的老艺人,学习绣法技艺,一路精心钻研。随着时代的发展,卞成飞在继承传统手绣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既有传统手绣的特色,又增添了时代元素。在色彩上来看,既有传统的大红、大绿、粉红、黑等基本色调,又巧妙运用对比色,呈现出对比鲜明、雅俗共赏的审美性。一个个精美的荷包体现着沂蒙风韵,诠释着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提起走出国门的经历,卞成飞难掩内心的激动与兴奋。卞成飞曾受邀赴菲律宾、韩国、瑞典、法国等地进行文化交流展览,向世界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费县手绣的魅力。疫情期间,卞成飞还通过视频教程培训外国徒弟。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自海内外订单的源源不断,卞成飞在费县及周边地区,以费县手绣为依托,采用培养加传承的模式、固定与灵活就业的方式,面对居家妇女与脱贫困难户,助力精准扶贫,开发30多种手工帽、20余种荷花类别,带动部分妇女和残疾人等实现就业500余人,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展现着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尹延杰

热点推荐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