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张家老宅青砖红瓦气韵依旧!当年曾称霸济南煤油市场!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203c5b3ad49661c89baad306390f2e00.jpg 

  张家老宅坐落于麟趾巷3号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范明昱 

  济南的老建筑,大都承载着一种幽雅静谧的古风,极符合这座城市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屹立上百年,烙上一个时代的印记,凝固着历史,染尽了风霜,安静诉说着老济南的变迁过往。

  近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济南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市中区麟趾巷3号张家老宅位置虽非显眼,但“老宅”二字足够吸人眼球。这座建造于20世纪20年代(1920年-1929年),如今已湮没在岁月风尘里的宅子,曾经作为济南老字号——张家创立的“庆记”煤油店旧址而辉煌一时。11月11日下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特地前往张家老宅,探寻宅子里曾经发生的故事,揭开它封藏着的别样老济南记忆。

  80ed740f98352a2febaf9d6766ff6d3b.jpg 

  济南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历史建筑牌匾

  砖石结构青砖砌筑 张家后人依旧居住于此 

  麟趾巷,原名“孤贫巷”,因街上多住有贫苦人家,后改名为麟趾巷。麒麟趾下有祥云,能飞天,寓意能为贫苦人家带来富裕兴旺的生活。张家老宅便坐落于3号院内。

  老宅建筑面积接近500平方,大门开在院落的南面,门头靠西钉着一块济南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历史建筑牌匾,金灿灿,昭示出张家老宅的珍贵。进入10米方整的庭院,便可看到正房5个开间,中间3间出厦,坐北面南的布设。檐廊为方柱支撑,驻足细看,隐约能看到柱间有木雕装饰。除此之外,东西两侧还各有一耳房,一大一小,所有房屋均为砖石结构,外墙为青砖砌筑。

  f465ed3eb83e8a22a02bd0c3b517b2a1.jpg 

  正房坐北面南的布设

  7430ef624e8045642d4d77d5f74bd88e.jpg 

  东西两侧各有一耳房 

  天长日久,老宅不免稍显古朴沧桑,黑漆木门上瘢痕累累,屋顶红灰色的平瓦早已丢失了色泽。但站在院落中央,柔风轻拂老宅的疲惫,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它的风骨和气韵。晾衣绳、洗手池、栽种的小树苗,这里有满满的生活气息,张家后人至今还居住在老宅内。

  “如今宅子里住着不到10户,都是张家这一大家族,不过大部分也不常住。”在第五代张家后人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了正房的内部。正厅大概有60多个平方,后面还有一间小房,两边侧屋同等构造,屋子很高,仰头目测,高度在6米左右。“宅子已经修了3回了,以前这里就是正厅,相当于现在的客厅,两边的侧屋是睡觉休息的地方。”

  b62b8a0b12d3a9c8cf8d1230640d7c73.jpg 

  方正连体的二层楼房也是老宅的一部分

bf11a8524ad069d0578bba74fe77fe8f.jpg 

  楼房内基本为木头构造 

  重回院内,随着张家后人手指方向,记者发现院子的东北侧,还有一方正连体的二层楼房,块石基础,青砖墙体,双坡屋顶。“以前也是张家宅子的一部分,后来小楼因办公私合营学校,住宅面积超标了,楼房就被国家收回,变成了木漆五厂的宿舍。”

  二层小楼的外观,整体上是朴实厚重的。楼内除了墙壁是砖石,其他均为木头构造。木头地板,木头房梁,木头屋顶。两侧粉刷的墙皮均已脱落,但木质的楼梯依然坚实,踏阶而上,若周遭静谧,可以听到木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楼内一位吴姓居民告诉记者,“因为时间久远,宅子确实有些破败了,屋顶时常漏雨,但好在整体房屋构架是比较结实的。”

  7430ef624e8045642d4d77d5f74bd88e.jpg 

  张家老宅的大门 

  创立“庆记”煤油老字号 5家煤油店共经销煤油2785吨 

  无论古今,房子的建造过程总能代表它所处的大时代。这座在民国年代建起,由平房与楼房组成的宅第,便是张家创立的“庆记”煤油老字号旧址。

  “那个年代,还没有电灯。一到天黑,家家户户就会点起煤油灯。”据了解,中国正式引进煤油灯,是在清朝末年时期。当时不少外国石油公司会把煤油灯作为石油产品的敲门砖,免费赠送给中国老百姓,来扩大煤油的销售量。

  1904年,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济南自开商埠。张家于20世纪20年代开设的庆记煤油店是济南最早的商号,麟趾巷3号的老宅便是庆记煤油店的旧址。提起庆记煤油的往事,第五代张家后人表示了解得并不太多,但眼里依旧透着亮,“那时张家的煤油产业规模还是很大的,曾跟大名鼎鼎的美孚石油公司合作过”。

  64e03ceb3baf6cd1d8c4994304dc8bdc.jpg 

  所有房屋均为砖石结构

  据济南市历史建筑调查评估表记载,庆记煤油店开业后,又有天顺、和清等4家煤油店开业,1936年5家煤油店共经销煤油2785吨,占外商当年运进济南煤油总量的一半还多。随后又有英商亚细亚石油公司和美商德士古石油公司成立,通称“石油三外商”,左右着济南石油市场。

  据了解,煤油是由天然石油或人造石油经分馏或裂化而得。当时的煤油主要用作煤油灯的燃料。豆粒一样大的灯光,忽明忽暗,上下跳动,照不了多远。但就是这样的灯光,让一家老小围灯而坐,孩子读书习字,妇人缝补衣物,光芒温柔且氤氲,承载着无数人在旧年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后来,随着“石油三外商”解散,5家专营煤油的商店相继倒闭或改营他业。张家经营石油富足后渐渐转向了经营房地产,老宅就这样慢慢留存了下来。

  6795eeb244036ff937431a4d87e724ee.jpg 

  如今麟趾巷只剩下200米长 

  f1b1343277c93e7ccda544ed7649ca91.jpg 

  济南市中医医院大门的东侧,便是麟趾巷的西头

  传承麟趾巷变迁记忆 老宅在故事就在  

  如今与麟趾巷一条马路之隔的,是繁花似锦的绿地中心商业广场。然而在100多年前,随着济南开埠,作为连接老城与商埠的重要道路,麟趾巷也曾经是风光热闹的一带。

  在济南市中医医院大门的东侧,1米宽的路口,便是麟趾巷的西头。“建共青团路时,麟趾巷的西部路段被大部分拆除,东头也拆除了部分宅院。”麟趾巷现归市中区泺源街道普利街社区管辖,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巷子正在进行整修工作,200米长的路段,还有200多户人家居住在这里。

  27da63083a8d6c85d659b3ba041835b5.jpg 

  建于宣统元年的麟趾巷11号传统民居

86c6a908fca73c68914974fd068d54c7.jpg 

  官商大家“金家”在1933年建立的小洋楼

  建筑是可以触摸的历史,除了张家老宅,麟趾巷里还有同样被列入济南历史建筑名单、建于宣统元年的麟趾巷11号传统民居,有官商大家“金家”在1933年建立的两层小洋楼。绵延蜿蜒的小巷,青砖灰瓦的矮墙,因为历史悠久,赋予了麟趾巷独具特色的厚重感。

  百年的时光,张家老宅褪尽一切繁华,仿佛一位垂暮的老人,见证着麟趾巷一代又一代的变迁。看平房落,高楼起;看新人来,旧人去。随着济南市人民政府将其列入市级历史建筑名单,张家老宅是否又会迎来新的生机?张家第五代后人告诉记者,只要老宅在,他们就会继续住下去, “这是祖辈留下来的,这是老宅的根,也是我们的根。”

责任编辑:尹延杰

热点推荐
+更多推荐